生骨肉对猫咪好吗?
不好! 首先,猫是食肉动物,以兽类、鸟类和鱼类为食,由于古代人类文明发展程度不高,没有充足的粮食来饲养宠物(古埃及的法老王有养狗的记载,但他们的狗和现代的犬不一样,是猎犬,用来打猎而不是看家)所以猫咪是靠自己的捕猎能力为自己获取食物。而肉食中含有猫咪身体不能合成的牛磺酸,因此猫咪需要从外界不断摄取该物质。
但人类的食物中并不含有猫可吸收利用的牛磺酸(如果给猫喂人吃的饮食,会导致猫咪因缺乏维生素等微量元素引起的疾病——寄生虫病,糖尿病等),而在自然界中,禽畜肉类中的牛磺酸又被微生物分解殆尽。所以在早期人类驯养宠物猫的时候,就有意识地通过鱼肉、海鲜等来弥补猫天然食谱的缺陷。
直到近代畜牧行业崛起,大量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粮食被加工成猫粮,才被广泛用于宠物食品。 但生骨肉并不是那么完美的主食,首先在制作过程中,为了保存营养和便于运输,必须加入多种食品添加剂。而且生骨肉的蛋白质过高,长期饲喂会对猫猫肾脏造成负担,如果再加上猫粮里的诱食剂,对肠胃刺激很大。容易吃撑,消化不良。 当然,我们不是猫科动物行为学家,无法知道猫咪原始食谱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也无法确定猫咪是否由自己捕猎为生。但我们知道的是,现在宠物店卖的商业猫粮是经过无数实验和改良后的结果,符合猫咪生理需求,而大多数猫粮里都有含牛磺酸的氨基酸(蛋氨酸+苏氨酸)。 至于题主说的生骨肉,我想说的是除非你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条件给它制作美味,不然真的不如买好一点的猫粮。
生骨肉顾名思义就是肉类和骨头,生骨头肉,简写sor,英文是raw meaty bones (RMB),或raw diet,是国外的宠物医生、宠物营养师、猫猫医生等推荐的一种更接近于猫科动物在自然条件下的食物,生骨肉的正确喂食方法是给猫咪提供生的且带肉的骨头。
生骨肉的最基本原则是生的、肉类、含骨头。生骨肉应包含生的动物源蛋白和生的动物源的脂肪;肉类的来源是牛、羊、兔、鸡、鸭等禽畜;肉应该是带皮带脂肪,尽量包括内脏;骨头包括大棒骨的骨髓、胸腔肋骨、鸡鸭翅和胫骨,应尽量剔除掉鸡脖子和鸡腿上的骨架;生骨肉不能只用肌肉和骨头混搭一起,肉和骨头的来源应尽可能来自同一种类或者同一种动物的多个部位。
生骨肉包括了肉类、脂肪、内脏、骨头。营养更为全面,更有利于猫咪消化、不会上火等好处。而且,啃骨头能够有效帮助牙齿清洁。生骨肉,应该作为日常食物来喂猫咪,而不是加餐。
生骨肉建议用冰鲜的肉类制作(熟肉不能喂生骨肉,也不能加辅食、果蔬,会影响消化),肉类在杀的过程中,会注射双氧水来保藏,所以买来后,需要静置漏完后再制作生骨肉,另外鸡鸭的内脏一定要好好的清洗干净,不然会有寄生虫。生骨肉可以现做现吃,也可以做好后,分好份冷冻起来,吃之前,提前拿出来解冻。
生骨肉需要正确喂食,否则对猫咪不好。如果错误喂食生骨肉,反而容易影响消化、甚至阻塞肠道,严重会有生命危险。那么生骨肉怎么喂呢?
如果是刚开始喂生骨肉的小猫,应给骨头多一点的生骨肉,肉类少一点,刚开始应按小猫一顿饭的70%开始喂,如果大猫换粮换食喂生骨肉,也应这样喂食过渡,然后逐渐增加生骨肉的量、减少大米的量,再过渡到全吃生骨肉。生骨肉的制作原则是骨头肉类按3:7进行混合(也可按2:8,即肉7份到8份、骨头2份到3份)。
有的新手饲主,会错误的给生骨肉加果蔬或者蔬果罐头、还有辅食,这是错误的,应保持生骨肉的原始味道,另外,建议在生骨肉制作好之后,给表面撒上适量的葡萄糖氧化酶,这样能有效消灭细菌。生骨肉应少量多餐,这样更易消化。
生骨肉在理论上来说,含有丰富的营养,营养均衡,接近于自然环境下猫应该吃的食物,生骨肉应作为猫咪日常食物,如果正确喂食生骨肉的情况下,是不会上火和结石的。
但是生骨肉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性:生骨肉没有品质保证,可能会有细菌(虽然可能通过注射双氧水保藏)、寄生虫、重金属等,另外不是所有主人都能把生骨肉制作理想的。还有就是对于年老体衰、大病初愈的猫,应该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不宜喂食生骨肉。
关于生骨肉和猫粮的比较问题,各有优缺点、适用性。生骨肉如果正确喂食的话,营养比猫粮好,能有效避免上火、结石的问题,而且还省钱;猫粮有品质保证、卫生有保障,喂养方便,比较省事。生骨肉和猫粮如何选择,应根据主人的情况来选择,有条件的话可以给猫咪喂生骨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