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鸟为什么幼鸟好养?
首先,要区分“容易饲养”和“难养”的概念。 难养的动物不一定就难养到极度夸张的程度,所谓难以饲养的动物是指需要较长时间驯化和训练才能建立一定的行为模式,或者说与人类建立了较密切的共生关系,才会“认主”,与主人亲密。
而相对而言比较容易饲养的动物,并不是指它天生就聪明伶俐、不拆家不撕家、不挑食、不叫唤、不扰民。而是指这些动物在人类的饲养下,可以通过营养丰富的食物、干净舒适的环境、毫无顾虑的安全感,以及人类耐心的教导与饲养,从而达成上述“不拆不闹”的优秀行为表现。
所以,从行为学的角度来讲,所有动物刚刚来到新环境的时候都是陌生的、充满警惕的,都需要人类花时间和精力去培养感情、诱导行为以建立新的条件反射。
有的动物,比如说猫、狗,由于拥有较完备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和人类进行较为细致的沟通交流,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就能迅速熟悉并认可他们的新主人。但是有的动物,它们不会说话,不能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要求,就只能通过行为来告知主人——我饿了,我想喝水,我想上厕所…… 这种情况下,如果主人不及时发现和引导它们建立“条件反射”,它们就会因为无法克服对新环境的恐惧和心理压力,而产生拒食、乱尿、惊慌失措、疯狂啄人而造成外伤甚至是死亡等等问题。 所以说,任何动物刚从野外进入到人类的家庭环境,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有长有短,取决于动物的物种特性(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主人的教养方式)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