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十二条可以养吗?
我养了一条黑龙,两条锦鲤,一条清道夫。。。 先说结论:养是没问题,但密度是不是会很大取决于你的鱼缸大小和过滤系统。不过个人建议:如果不是专业养鱼的,只是普通爱好者的话,最好不要这样养,原因如下:
1、因为锦鲤属于大型观赏鱼,吃的多拉得多(相对其他品种的鱼来说),如果鱼只密度大的话,鱼缸的清洁工作量会相当大。尤其是你想让你的锦鲤有足够大的活动空间的话,那你的鱼缸滤材至少要有30公分的高度(这个高度是指从底部开始算),不然鱼会有压顶感而不开心不游动,另外由于滤材的高度不够,水体的溶氧量也会不足,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你清缸的次数会更频繁。
2、如果是你刚刚入手的新鱼,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它们会有压力反应出现,比如停食或者少食,这时候如果你看到它不吃食物而一直鼓着肚子,你就得担心了,因为这是肠胃炎的前兆!一般这种情况下,我会直接换掉三分之二的旧水,加入新水和备用的营养剂以及药物,一般情况这样处理以后就会有所改善。
3、如果是已有了一段时间的成鱼,而且你发现它们出现浮头或者侧身呼吸的现象的时候,就得直接换水加打气了,这种情况说明鱼已经出现了缺氧的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可能会对鱼造成伤害。 另外,如果您的鱼缸没有过滤系统的话,请参见以下文章: 无过滤系统养鱼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锦鲤的寿命长质量好,病害少能养活,再加上锦鲤在东亚地区的文化中象征着富贵吉祥,近年来越来越普及,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一种流行的高档观赏鱼。现在有这样一种说法,“养上十几上二十条鱼比养上一两条鱼活得更好”,这种说法是有科学道理的。
1、鱼多了会分散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注意力。
我们都知道锦鲤在自然水体中生活的很健康,因为病害非常少,这是为什么呢?除了生长空间大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鱼类的基数大,在庞大的群体中,病害不可能大规模暴发,有些病原微生物在鱼体寄生繁殖到一定阶段,当宿主鱼发病或免疫力下降后会,会寻找新的寄主鱼。而鱼池里有太多的选择,就会分散寄生虫的注意力,不会集中在某一条鱼上疯狂生长,也就避免了此鱼的死亡。
同样的道理,我们在鱼缸里放的鱼类要少,鱼缸里只有二三条鱼的话,如果此鱼感染了寄生虫类,寄生虫只能选择在此鱼继续寄生生长,不断吞噬此鱼的体表,从而很容易造成此鱼的死亡。所以一个鱼缸里的鱼要尽量多一些,这样如果其中部分锦鲤感染了病原体,病原体有了选择的余地,就不会集中在一两条鱼身上疯狂繁殖,从而避免了死鱼事故,大大提高了鱼的存活率。
2、放养更多的鱼,可以增加各种有益细菌的数量。
锦鲤生活所需要的微生物环境是复杂的,既有有益细菌,也有有害细菌。有害细菌往往是致病菌,例如腐皮病就是由柱状黄杆菌等条件致病菌造成的。而同时,鱼池里还生存着大量的有益细菌,例如能够降解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即鱼的排泄物)的亚硝酸菌和硝化细菌等。而微生物繁殖需要营养,营养来源就是鱼的排泄物。所以养的鱼多,给这些微生物提供了营养来源,微生物大量繁殖,这些有益细菌通过竞争作用使致病菌得不到繁殖需要的营养成分,而被抑制了生长。这样保持了池塘内生态的平衡,从而增加了锦鲤的耐养度,降低了病害的发生率。而在小鱼缸里放养的鱼少,给微生物提供的营养来源少,细菌繁殖水平低,各种有益菌的浓度也低,病原微生物等有害菌的浓度也低。比例基本上接近,一旦发生了某种传染病,这个鱼缸的环境不利于恢复平衡。而且由于空间小,锦鲤感染机会增加,因此容易造成全军覆没。
综合以上分析,可见放养的锦鲤适当多些更有利于锦鲤的生长和存活。